“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笔下的千古名句,是小说《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荔枝鲜运”故事的生动缩影,表面上看似是高效执行,实则是官场奢靡之风的典型案例。千年后的今天,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读这段历史,惊觉书中奢靡享乐、为官不为、优亲厚友等作风痼疾,与当前需要整治的“四风”问题形成跨越时空的镜像,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镜、以案为鉴、以行践诺,在学习教育中一体推进“学查改”,将作风建设要求贯穿工作始终。

以案为鉴,于警示中破顽疾。小说中,贵妃一句“想尝鲜荔枝”,便罔顾百姓生计,耗尽州县财赋。此情此景,与当下某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出一辙,令人警醒。新时代党员干部当引为镜鉴,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巨大危害,破除“与己无关”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悬起“伸手必被捉”的戒尺,为自查自纠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决杜绝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在工作中务必坚持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根本原则,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史为镜,于历史中正衣冠。这本书以一场荔枝转运,清晰勾勒出古代“四风”之害:贵妃无心之语被奉为“政治任务”,罔顾五千里之遥与民生凋敝之实,尽显形式主义之荒诞;各级官员推诿塞责、户部兵部拒援,暴露官僚主义之怠惰;挥霍百姓半载生计之冰,三万贯民脂付诸流水,深烙享乐奢靡之罪证。党员干部应当以史为镜,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查摆自身是否存在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苗头;是否存在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官僚主义做派;是否存在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的享乐奢靡倾向。只有在历史这面明镜前时时“正衣冠”,才能清晰照见自身存在的“灰尘”与“瑕疵”,找准作风建设的靶心,切实做到“清风正气”。

以行践诺,于浮沉中守初心。历史故事的警醒,最终要落脚于真改实改、躬行践履。书中主角李善德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仍坚守为民初心:用数据丈量山川、以实践校准方案,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一线排忧解难,展现了攻坚克难的担当;专注于工作本职,不怨天尤人,彰显了恪尽职守的品格。这种务实、担当、专注的精神,正是破除“四风”沉疴的良方。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唯上不唯实”的惯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摸实情、解难题;要杜绝“躺平”心态和层层加码,强化担当作为,敢于直面矛盾、啃硬骨头;要力戒奢靡享乐,永葆艰苦奋斗本色,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真正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

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长安的荔枝》为镜鉴,照见“一骑红尘”背后的民心向背,察识“形象工程”暗藏的执政风险,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学习教育中锻造“知行合一”的作风筋骨。作风建设从来不是历史的单行道,而是穿越千年的接力跑,唯有让初心使命穿透固有迷障,方能让作风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委组织部选调生 林茜溦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