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这句精炼的概括,揭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它既要求有“想干愿干积极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热情,也呼唤“能干会干善于干”的能力素养和方法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成为鲜明导向,“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的论述深入人心,明确指出“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置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一程,广大党员干部更应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将“干”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昂扬姿态书写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崭新篇章。
涵养“想干”的觉悟,铸就“愿干”的担当,点燃“积极干”的引擎。“欲事立,须是心立。”“想干愿干积极干”是担当作为的思想源头和精神动力。首先,要深刻体悟“干事担事”的价值内涵。干部的价值,绝非体现在官位的高低、权力的显隐,而在于为党尽责、为民奉献的实践成效。其次,要自觉锤炼“愿干”的担当精神。担当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它意味着在面对改革发展深水区的复杂矛盾、面对攻坚克难任务时的急难险重,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需要持续加强党性修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内在的政治认同转化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强烈愿望和“功成有我”的历史主动。唯有如此,方能永葆那股“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聚起“积极干”的磅礴力量。
提升“能干”的素养,掌握“会干”的方法,淬炼“善于干”的智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干会干善于干”是担当作为的能力保障和路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干部的能力本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一要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政治逻辑,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执行不偏向、不走样。二要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必须沉下心来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熟悉政策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三要着力提升实践能力。坚持在火热一线、吃劲岗位摸爬滚打,主动到条件艰苦、矛盾集中的地方经受锻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胆识和才干。四要着力提升创新与法治能力。既要敢于用新思路、新方法打破僵局,善于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也要强化法治思维,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同时,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树立“干成事”的导向,营造“干好事”的氛围,追求“干实事”的成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切“想干”的愿望和“会干”的本领,最终都要体现在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的成果上。一要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力戒虚功、务求实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二要勇于在攻坚克难一线显担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鼓励干部到重大斗争前沿、项目建设主场、乡村振兴腹地去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应对风险挑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筋骨、提升境界。三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让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集中精力抓落实、促发展,真正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奋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干”字为荣、以“担”字为责,激发“想干”的内生动力,锻造“会干”的过硬本领,追求“干好”的实绩效果,将担当作为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用担当之笔、实干之墨,奋力描绘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丽画卷!
作者: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人民政府组织部 张蓝娅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