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党员作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主力军,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成效。各级党组织要立足“农”字做文章,因“农”施教,聚焦农情、农技、农事,让农村党员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立足农情,下接地气讲好乡土党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做好农村党员教育,要立足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农情,让党的理论政策接上“地气”,走进农村党员的心坎里。农情是农村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党员教育的“风向标”。一方面,要用好“土教材”。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乡土文化、村规民约等,将其融入党员教育内容,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比如,讲述本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本地优秀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案例,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解读村规民约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党员的文化自信和乡村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当好“土翻译”。摒弃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用通俗易懂的“农家话”“土方言”来讲解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把“高质量发展”讲成“怎么让咱村的产业更赚钱”,把“乡村振兴战略”讲成“咱村未来怎么变富变美”,让农村党员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

突出农技,创新赋能打造田间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农村党员身处农业生产一线,对农业技术有着迫切需求。农村党员教育要聚焦农技,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把教学阵地搬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让农村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掌握创富本领,成为致富“领头雁”。各级党组织要根据本地农业产业特色,邀请农业专家、技术能手、种植养殖大户等担任“田间讲师”,围绕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内容,开展现场示范教学、实操演练。在果树种植基地,让专家手把手教党员如何进行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在养殖合作社,让养殖大户分享养殖经验,传授科学养殖方法。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送农业技术视频、知识讲座,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最新的农技知识。此外,组织党员到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借鉴先进经验,以“他山之石”推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

赋能农事,学以致用打造实践平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农村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党员学以致用,在服务“三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聚焦农事,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担当作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实际行动。结合农事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春耕秋收、抗旱防汛等关键时期,冲锋在前,发挥带头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农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指导、物资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让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拆除违建、美化环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建美丽家园。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让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建立健全党员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员在农事实践中的表现作为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


作者:四川省甘孜州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 曾旋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