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指出,要创新方法载体,丰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微党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先进事迹等内容呈现给党员。进入新时代,各地党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让微党课直抵党员内心深处。
以身边事映照时代课题,讲好党员“能共情”的精彩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身边的榜样人物、眼前的基层故事,无不映照着时代的精神图谱。要讲好党课故事,就要充分挖掘好身边人、眼前事,聚焦党员最关注、最感兴趣的主题,将原本抽象的课题鲜活化、具象化。例如,在解读全面深化改革等宏大课题时,以农村“厕所革命”、城市垃圾分类、防治“小眼镜”、推进清洁取暖等一件件民生“小事”为案例,讲述推进过程中的具体行动,让党员从亲身经历的“关键小事”中,深刻领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理念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伟蓝图,更是关乎每个人生活福祉、影响千家万户的温暖实践。此外,要常态化对微党课的时代内涵及呈现形式进行动态优化与迭代升级,将微党课打造成为党史故事与时代养分充分融合的“思想熔炉”,真正讲好党员“能共情”的精彩故事。
以小讲台连接阡陌乡野,创新党员“能感受”的沉浸场景。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党员教育不断适应新要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微党课也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一方面,要深度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打造培训矩阵,在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园等线下主阵地,以AR技术搭建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锤炼党性;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现场讲解、历史短剧演绎、红色故事分享、党史知识竞技赛等活动,让他们在谈收获、比干劲中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线下党课“思维禁锢”,结合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即时性、碎片化特点,巧用网络媒体阵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指尖课堂”“红色直播间”实现跨区域联学;打造推出“三分钟政策快递”,用网言网语拆解政策要点;上线“五分钟微党课”,增加互动环节,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以实干风引领干事风尚,实现党员“能担当”的学用成效。打造“微党课”的最终是为了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导党员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微党课”既要“上接天线”讲好理论,更要“下接地气”做好实践。要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让党员教育与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同频共振,与中心工作精准衔接。围绕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组织党员下沉一线前沿亮身份、作表率,发扬实干作风,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开展帮扶,摸情况、解难题、促发展,形成“发现问题—调研分析—解决问题—反馈评估”的工作闭环。同时,要建立完善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机制,紧扣党员“学与干”的现实表现,采取群众评价、党员评议、组织考评等多种方式,精准考量党员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让党员在真学、真悟、真做中破解“本领恐慌”与“能力赤字”,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推动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作者: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组织部 胡洋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