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行之路。从浙江安吉余村的首次提出,到如今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广泛传播与实践,“两山”理念已成为推动中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指引。新时代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将“两山”理念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绘就一幅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新画卷。
坚守生态初心。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生态理念的坚定信仰者,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参加各类生态专题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素养,将“两山”理念融入灵魂深处,化作工作生活中的自觉遵循;同时,要做生态保护的坚决捍卫者,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敢于亮剑,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抉择时,要始终坚守生态底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创新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在新发展格局下,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产业发展中,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并积极培育新兴绿色产业,立足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
引领绿色风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练、置身事外。”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汇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形成人人参与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和“两山”理念,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展览、志愿服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知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六和社区 权敬兰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