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我心怀紧张与忐忑初入陌生的乡村,成为一名选调“新人”。这一年,我从村里家家户户门前走过,从初来的懵懂探索,到逐渐融入的从容应对,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公民镇高石坝子村的田野巷陌间完成了从“新人”到“小杨”的蜕变。投入热情、努力、真心做好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群众服务的每段经历,都是我成长的宝贵财富。
坚持调查研究,点燃基层党建“照明灯”


作为党总支书记助理,我清楚地知道党建工作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在刚接触村里党建工作时,我对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流动党员较多等现实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到底怎样才能让党的声音真正“入耳入心”呢?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深入村民党员之中,才能找到症结所在。于是,我跟随村两委班子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村民们非常热情,总会热心地与我唠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我对村庄的发展逐渐清晰,与村民的距离日渐增进。在梳理掌握村情信息表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后,我与村两委班子讨论商量,决定将“三会一课”搬到田间地头、院坝祠堂,从村民感兴趣的“小切口”出发,拓展延伸到党的理论学习。针对流动党员,我们组建社群进行线上学习,通过“每周推送一期学习内容、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每季上一次云上党课”机制,切实做实党员教育工作,促进党内组织生活规范有序开展。此外,我们还推动党务、村务公开,让村民充分参与村庄事务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强化履职尽责,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


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开始以来,我和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主动担当,深入走访,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惠民政策和实际意义掰烂揉碎传达给村民。我们以“六净六顺”和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政策落实为目标,聚焦村民的陈规陋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积分细则,通过社记录、村评定、全民监督,每月实行“正负”双向积分,定期开展“红黑榜”晾晒和“星级文明户”评比,将改善家乡面貌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带动广大村民从“站着看”变为“主动干”,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还需产业发展,不仅要乡村环境干净宜居,还要将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的经济优势,才能真正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2024年3月,村里一片李子园因某些原因荒废搁置下来,村两委计划将这片果园盘下用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多次召开村集体院坝会商讨,争取村民支持,成功以集体经济模式承包这片李子园,随即安排工人修枝、除草、打药、嫁接、疏果。如今,又是一年李子成熟飘香季,个个晶莹饱满果实悬挂枝头,甚是圆润可爱、生机勃勃,不少周边城镇的游客前来采摘打卡,李子园已成为本村特色招牌,也有效提升了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周大伯路过李子园笑着说:“今年李子园这果子结得好呀,肯定又水润又甜,欢迎大家伙多来我们这游玩采摘哟!”“确实很好吃!这里环境干净、空气清新,果子还好吃,我下次和朋友再来。”听见村民和游客们对李子园发自内心的肯定与赞美,我获得满满成就感。
增强服务意识,绘画基层治理“同心圆”


驻村期间,我真正体会到“为民服务”四个字承载的分量,只有沉下心、扑下身,以饱满的热情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才能做成做好一桩桩民生事。
农保年审是不少村民关心的头等大事,而如今方便大多数人的电子政务操作系统却让村里的老年人感到十分无措。“现在什么都要智能手机操作,我们老年人哪里会搞哦?”来村委会进行农保年审的卿爷爷对线上操作很是苦恼,在耐心帮助卿爷爷完成农保年审后,我宽慰他说:“不麻烦的,卿爷爷,你有任何困难,到村委会来,我们一定给你办妥,有没有智能手机都不是问题。”其实,很多在我眼里的“小事”,对部分村民而言却是重要“大事”。
当村民因为土地种植发生矛盾纠纷时,我会主动了解清楚事情经过,积极协助解决矛盾纠纷,让邻里关系重归和睦。当村民使用手机缴纳医保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指导他们进行线上操作或帮助他们缴纳。当学校上下学道路拥堵时,我会进行交通安全劝导,维护道路秩序。我知道,只有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把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才能真正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来源:公民镇)

时代“主旋律”,甜城“正能量”,内江“好故事”,组工“新风尚”。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党建信息快速传递、政治理论便捷学习、创新成果随时分享、党员风采全景展现。
3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文章来源:资中党建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