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既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家风,绝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更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好的家风,能够孕育出优秀的人才,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进而为社会注入正能量,推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子孙要保持淡泊名利的心境,树立远大志向;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强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注重对子孙品德和行为的规范教育。这些经典的家风家训,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大学》有言:“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个人,更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党员干部,往往能够在工作中坚守原则、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焦裕禄教育子女“不看白戏”,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风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其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家风也成为全党学习的典范。因此,党员干部要对标对表,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正廉洁的作风。

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干部职责,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家庭生活中,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风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人树立榜样。同时,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家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家风正,则为官清;家风劣,则为官浊。家庭文化是家风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要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鼓励家人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通过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聚会时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组织家庭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家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此外,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家风融入家庭文化建设中,让家人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建立健全家庭监督机制。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家人的监督,让家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要求,共同筑牢廉洁防线。同时,家人之间也要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于家庭成员出现的不良行为和倾向,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悬崖勒马,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此外,党组织也应加强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将家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家访、组织家属参加廉政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家庭的教育引导,形成组织监督与家庭监督的合力。

家风正则作风优,作风优则事业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以好作风推动好事业。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良好的家风成为自己和家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作者:浙江省江山市清湖街道办事处选调生 郑宇航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