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鱼水情,同舟共济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队扎实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军民携手,共筑长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党员干部共同的责任,激励我们书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崭新篇章,让“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旗帜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上高高飘扬。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军民同心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是巩固军民关系的精神纽带。要把红色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形式,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都能了解人民军队的奋斗历程,感悟军民互助的历史渊源。加强军地文化交流,组织军队英模走进社区、学校讲述战斗故事,邀请群众代表参观军营体验军旅生活,在双向互动中增进情感认同。注重挖掘整理本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历史资料,通过编纂史料集等方式,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强化媒体宣传引导,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军民团结的先进事迹,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持续不断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浸润,让军民同心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强国强军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完善保障体系,夯实军民共进的实践基础。健全的保障体系是军民团结的重要支撑,只有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让军民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拥军优属方面,要完善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制度,细化就业扶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具体措施,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军人荣誉体系,通过悬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等形式,增强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在拥政爱民方面,军队要主动参与地方建设,在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支援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加强军地协调机制建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军民关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措施,让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尊崇,让群众体会到军队的担当,从而在实践中筑牢军民共进的坚实基础。
推动创新发展,拓宽军民共赢的时代路径。创新是推动军民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才能让“爱我人民爱我军”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军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科技领域,推动军事科研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研发,实现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教育领域,开展军地共建活动,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社会培训,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文化领域,鼓励创作反映军民关系的优秀文艺作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增强文化感染力。探索“互联网+双拥”模式,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为军民互动提供便捷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和军队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让军民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形式更加多样,在共赢发展中为强国强军注入新的动力。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死相依,到和平建设时期的携手共进,“爱我人民爱我军”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强国强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完善好保障体系、推动好创新发展,不断书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新篇章。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公立卫生院办公室主任 樊小军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