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国家安全法并公布施行,这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维护国家安全新形势新要求、在国家安全领域具有统领性地位和综合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思、笃行,持续筑牢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深学固本,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深学是筑牢国家安全意识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与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深度融合,是指导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它强调系统思维和方法,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形成了“大安全”格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安全知识,把握不同领域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参加专题培训、开展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水平,将其内化于心,使国家安全意识成为一种本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细思明辨,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深学的基础上,细思是提升国家安全工作能力的关键。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安全挑战日益增多。从外部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对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了新的威胁;从内部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对国家安全形势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思考。要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国家安全问题,敏锐洞察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
笃行尽责,增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责任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学和细思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笃行。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一种思想认识,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党员干部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实际行动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上下协调联动的大安全格局。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国家安全。要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加强监管和防范,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同时,要积极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此外,党员干部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斗争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斗争本领,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人民政府 钱逸珠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