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曾有幸作为合唱团成员,在天安门广场上为祖国歌唱。2024年,我光荣地成为首都政法战线上的一员。这段从合唱团到政法干警的成长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国防不是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一个中国人融入血脉的责任担当;青春不是短暂的年华绽放,而是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永恒选择。

初心召唤:从震撼到觉醒的心灵蜕变

2018年刚入大学,看到征兵海报上“携笔从戎,青春报国”这几个赫然大字,总有种莫名其妙的冲动。

2019年10月1日,经过3个月的集训,我有幸作为合唱团成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前为祖国献歌。看着一辆辆战车从面前驶过、一支支方队铿锵有力地前进,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国防钢铁洪流般的雄壮力量,眼眶逐渐湿润,歌声逐渐哽咽,从军报国的想法也逐渐清晰和坚定。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那封承载着梦想的入伍通知书终于被我捧在手中!

军旅淬炼:从青涩到坚韧的精神重塑

可是,军营的生活远比我想象的艰难。

第一次练狙枪,肩窝被抵得生疼,手臂酸得发抖,却还要屏住呼吸,生怕影响射击精度;第一次跑武装五公里,沉重的钢盔和背囊压得我喘不过气,每一步膝盖都在打颤……第一次战术训练,铁丝网擦破背后的子弹袋,沙砾扎进手臂和膝盖,血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我咬紧牙关、绷紧全身肌肉,似乎这样就可以缓解疼痛。班长在一旁大喊:“及格只能保命,优秀才能上战场!”那一刻,我明白了军人的责任与使命!

于是,我转变心态、自我加压,用更严格的军事标准要求自己,在一次次突破极限的训练中,我渐渐褪去了青涩,磨砺出了军人的血性与坚韧。

两年后,站在“四有优秀士兵”颁奖台上,我迷彩服下的伤疤像勋章一样发光。那个曾经怕黑的女孩,现在也能在凌晨三点的岗哨上,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

接续奋斗:从军营到政法的使命传承

历史的天空中,英雄烈士灿若群星。决定退伍返校继续学业的我,毕业后来到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作,成为了一名政法干部。

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无不令人动容。走进大山深处的平西情报联络站,了解到苏静同志乔装打扮,用六载青春在山洞里守护电波、传递情报的故事,我忍不住热泪盈眶。看着展区还原的人物蜡像,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几何时,我也是如此专注地日夜守在话务机台前,不知疲倦。对于多数女兵来说,机台就是战场,值勤就是战斗!正所谓年龄和性别从来都不是限制一个人行动的标准,英雄不分年龄,报国不分长幼,战场不分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作为一名京西政法铁军,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更是责无旁贷,必须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更严谨的作风、更扎实的行动,为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北京市门头沟区委政法委员会 张铱娜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