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锻造过硬党员队伍的有力抓手,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各级党组织要聚焦中心、谋划布局,答好“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三道题,立足实际、精准发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答好“学什么”,结合实际、深入研判,确保内容选题更精准。《规划》分别对各行业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分类施教、精准选题是抓好党员教育培训的关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不同领域党员量体裁衣打造建强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专题课程,实现培训方向同党员需求、发展需要精准对接,引导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研判、健全完善课程体系,使专题课程由“一节”变为“一类”,让教育培训由“止渴”变为“解渴”,促进培训“自助餐”的多样化、全面化,以课程体系的延链补链推动党员抓发展能力的全面拓展。
答好“怎么学”,创新载体、拓展平台,促使教学方式更丰富。《规划》明确指出,要丰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的今天,党员教育培训的开展不应仅局限于“我讲你听”模式,更要着力在创新拓展上发力,通过“吸睛”的载体、形式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宣传广度和学习质效。要充分用好用活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体,打造“云端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先进模范事迹以短视频、漫画、案例解读等方式进行推送推广,方便广大党员常态化利用碎片时间开展理论学习,也使流动党员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加强。要发挥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历史名人、党建阵地等点位,结合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讲师团,精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田间课堂”“实景课堂”,运用好情境式、沉浸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形式,让广大党员在体会和感悟中进行自省和思考,实现政策理论、先进经验的理解吸收。
答好“怎么用”,实践提升、以学促干,推动知行结合更紧密。《规划》指出,党员教育培训要使党员党性修养和实践本领显著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前期所学的理论经验,其价值要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地干事创业中得以体现。要结合“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和包片领办、挂联帮扶等具体项目,分别引导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党员投身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一线顶岗淬火、历练提升,不畏困难冲在前,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打通群众“难点痛点”、突破行业“瓶颈桎梏”,实现所学理论的充分运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同时,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培训后评估机制,把课后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量化,将其作为党员个人考核、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与评优选先、提拔任用等挂钩,激励党员主动作为、积极实践,推动成果转化,打通以学促干闭环。
作者: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委组织部 王圳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