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久久为功,统筹把握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形式、成效中“既与又”的辩证关系,为广大党员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提供坚实支撑。

理论为基、实践为要,让培训内容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形势与多元需求的党员群体,培训内容决不能“上下一般粗”。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既要筑牢思想根基,又要补齐能力短板,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成长进步的“加油站”。要上好党的创新理论必修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接地气的故事、鲜活的案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党员深刻领会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开设差异化选修课,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全面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党员的知识短板、技能需求与成长困惑,配套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守正创新、双线并进,使培训方式既有“党味”又有“趣味”。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路径精准,则成效倍增。各级党组织要在坚守政治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党员坐得住、听得进。要打破“台上讲、台下听”单一模式,引入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技术人员等典型模范,通过身边事讲透大道理,让课堂“活”起来、内容“亮”起来。同时,要用好本土特色资源,经常性组织党员走进革命旧址、廉政教育展馆等,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党课教材。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优势,常态化推送解读文章、榜样视频,将文字资料通过微视频、有声书等新媒体形式寓教于乐,让学习走“新”更走“心”。

量质齐升、效能并举,让培训成效既有“数量”又有“质量”。《规划》提出,党员5年内参加各类集中学习培训累计不少于20天或160学时。各基层党组织要数量、质量两手抓,既要确保“量”的达标,更要追求“质”的提升,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调训机制,做到应训尽训、不漏一人,确保规定学时完成率、党员参训覆盖率等硬指标全面达标。要优化考评机制,通过在农村设置“党员责任区”、在社区建立“服务先锋岗”等形式,把“试卷答题”转化为在项目建设、志愿服务、矛盾化解中“实践解题”,让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等培训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促进党员在真学真悟真做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针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要结合“送学上门”等活动送去书籍和资料,确保学习上“不缺课”、精神上“不掉队”。


作者:山东省邹城市委组织部 付有才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