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过亲人们的死难,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半生披着战场的硝烟,一生迈着必胜的步伐……”这是《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李登月的颁奖词,当历史的时针拨过百年,他用枪膛里的忠诚、跋涉中的脚印,在岁月深处烙下滚烫的精神印记。从蒙难少年到铁血战士、从烽火战场到和平年代,他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复兴的征程,这份跨越世纪的坚守,让人动容。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致敬“百岁老兵”李登月,主动汲取精神力量、激扬奋斗豪情,真正以实际行动续写属于共产党人的荣光。
穿透硝烟的热血信念,铸就矢志不渝的忠诚之心。“保家卫国,共产党员就是这么一个气概。”少年李登月在亲人倒下的血泊中攥紧拳头,将“为亲人报仇、为国家而战”的信念刻进生命。1943年1月,年仅19岁的李登月参加八路军,战壕里啃着冻土豆时,他把对党的誓言揣在贴胸口的口袋;直面枪林弹雨冲锋时,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守护群众转移时,他把危险留给自己……他说,“不打日军的话咱们国家就亡国了。”质朴的话语包裹着一颗赤胆忠心,他用一生证明了真正的忠诚,是在生死考验中淬炼的钢铁意志,更是在漫长岁月里打磨出的如磐初心。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他的故事里读懂理想信念的分量,面对多元思潮冲击,要像他一样守护内心的信仰,面对现实利益考验诱惑时,要像他坚守阵地般守住底线,永远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将忠诚融入每一项任务、融入人生的每一步,真正做到心系“家国事”、肩扛“强国责”,以实际行动擦亮忠诚本色。
燃烧生命的热血情怀,铸就一生为民的担当之心。“敌人用那个刺刀,把小孩捅到空中,再在空中射击,所以我对日本人很恨。”目睹侵略者的凶狠残暴,也亲身经历了家人被残忍杀害的痛苦,李登月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坚信自己浴血奋战的终极意义,就是让千万个家庭能过上安稳日子。他和战士们聚焦敌人薄弱处突围,一场战斗从黑夜持续到白天,敌人的子弹和炮弹不断袭来,他和队伍利用地形掩护、伺机反击,最终成功突围,用热血守护了身后的百姓。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为镜,读懂燃烧生命的热血情怀,主动走进街头巷尾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用心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始终以“枝叶关情”的细腻关怀,让温暖传进千家万户,永远牢记“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难再难也要去解”,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铸就一生为民的担当之心。
永不停歇的热血干劲,铸就攻坚克难的奋斗之心。“一定能战胜敌人,靠的就是信念。”初上战场,李登月也害怕过,但在战火的淬炼下,他很快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饥饿、严寒、死亡如影随形,困难时身上连一套军装都穿不齐,但就是凭借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魄力,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他始终保持着永不停歇的热血干劲,用一生唱响了最激昂的奋斗旋律。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当传承红色基因,主动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以“斗罢艰险再出发”的韧劲、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豪情去搏击,只要我们保持这份热血干劲,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定能在逐梦路上创造新的辉煌、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浙江省瑞安市芳庄乡人民政府 吴婷婷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