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从14岁背起药箱到73岁坚守诊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郭光俊,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之歌。他走遍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每一户家庭,建立全省首个村级健康档案;他孜孜不倦研发中药验方,惠及群众;他数十年如一日资助特困家庭,账本摞起来超过身高。这位乡村医生用行动践行了初心、诠释了宗旨,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致敬。

致敬他“百草淬炼见真章”,用坚守诠释医者初心。因目睹妹妹备受病痛的折磨,年仅十几岁的郭光俊就下定决心学医。为了记住草药的特性,他把《本草纲目》抄成巴掌大的手卡,方便随时记忆和复习;为降低村民用药成本,他翻山越岭上山采药,走遍了家乡的田间小道,踏平了村前的山坡沟壑,反复试验,将“三黄汤”反复改良;暴雨夜出诊摔断肋骨,他仍然打着绷带继续接诊。这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坚守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郭光俊这种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的精神,把平凡岗位作为践行初心的舞台,摒弃浮躁心态,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克服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抵制诱惑干扰,在利益面前坚守原则。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紧盯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集跬步为千里,积小胜为大胜,扛得起事、顶得住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新时代新征程书写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以仁心温暖千家万户。面对百姓疾苦,做“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的赤脚医生,成为郭光俊的座右铭。至今,梅村村民家的门牌旁都钉着“郭医生热线”铁牌,更换多次仍保留原号码。他自建“五保户健康档案”,每月上门送药从无间断,经常为村民减免医疗费用;他谢绝郑州、洛阳等多家医院的聘请,将奖金等全部变成康复器械,却穿着打满补丁的白大褂。面对亲友的不理解,郭光俊则说:“医生的心实了,百姓的身子才结实。”他这种“把群众当家人”的情怀,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群众难处为自己难处,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要脱掉皮鞋穿布鞋、卷起裤腿下田地,经常性地深入庄稼地里、农家院里、车间厂里,真心耐心细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期盼,用心实心贴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换来群众真心点赞,让党旗始终在为民服务一线飘扬。

致敬他“星火燎原映初心”,让奉献照亮传承之路。就像日记中写的那样:“国家培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医技报效社会、报效祖国”,郭光俊没让这句誓言成为空话。多年来,郭光俊创办的“乡村医生夜校”,免费培养23名医疗骨干,像种子一样洒向全国各地;他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成为全省模板,像星火之光点亮基层医疗规范建设之路。郭光俊这种“甘为人梯育英才”的高尚境界,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的好事。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思想,甘做功成不居的“无名氏”“螺丝钉”,甘当事业发展的“搭桥人”“递梯人”,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恒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光和热。


作者: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大金店镇人民政府 黄暖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