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落回三小步,成就了中国探月的一大步,嫦娥轻盈起舞的背后,是无数探月人忠诚智慧的脊梁。”8月16日晚,栾恩杰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长河中,月球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的栾恩杰,用奋斗步履镌刻了追梦轨迹、用一生坚守书写了浪漫诗篇。广大党员干部当感悟这份跨越山海的精神力量,主动把岗位当战场、把职责当使命,真正让每一步行动都与民心、时代和发展同频共振,奋笔书写精彩亮眼的时代篇章。

以“党的决定就是我的一切”的忠诚步履,丈量许党报国的万里征程。“我们到月亮上去不是我的事,是国家民族的事。”从青丝到白发,栾恩杰把一生交给了航天事业,也用一腔赤诚和满怀热血书写了许党报国的动人诗篇。青年时期的他深受身边榜样感召,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下“党的决定就是我的一切”的庄严承诺,并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国防。从扎根戈壁滩上躬耕潜地导弹研究领域,到担任探月工程总指挥带领团队攻克无数关键技术,他用一生奋斗踏出了与理想同频、与信念同行的足迹。当我们仰望万里星空,看“嫦娥奔月”的浪漫故事用科技写成现实,心中仍能想起栾老说过的一句句铿锵之语,那是如此振奋人心,又是如此力量奔涌。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忠诚步履丈量许党报国的万里征程,用心学习这份坚守、感悟这份胸怀,主动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始终以小我赴大我,真正在时代的坐标系上,镌刻无愧于初心、无愧于时代的奋斗足迹。

以“试验场就是战场”的奋斗步履,丈量攻坚克难的万里险峰。栾恩杰曾动情地说,“航天是个风险性极大的事业,去试验场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时候。”言语质朴却满载情怀,回眸栾恩杰的航天生涯,总是带着“较真到底”的韧劲,也总是闪耀着担当的底色。探月工程启动初期,面对国内深空探测经验的空白,他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开展了将近30次各类大型试验,“连轴转”成了常态,他们既为成功而喜极落泪、也为失败而痛苦落泪,最终绕月探测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事先准备的故障模式预案,一个也没用上。对事业的极致追求、以匠心筑梦的无悔坚守,塑造了新时代追梦人最立体鲜活的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奋斗步履丈量攻坚克难的万里险峰,在面对工作中的“硬骨头”、直面奋斗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时,当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魄力和勇气,真正把“小事”做精、把“难事”做透,让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以“中国人一定能做到”的追梦步履,丈量峰回路转的万里坦途。回望来路,栾恩杰说过:“这辈子值了!下辈子我还干航天。”展望未来,他坚信“中国人的脚步将越走越远,领导宇宙的新潮流。”经历过山河破碎、国弱民穷时代的栾恩杰,把探月视为了中国航天能力的表达,也化成了他心中国富民强的象征,在艰难中起步,面对技术封锁、现实困境,他以一句“中国人一定能做到”的笃定开启追梦之旅,这句带着倔强的话,见证了他与难题较劲、与考验较劲的一生,正如他在父亲墓碑前所说的那样,“我完成了你们的托付,我心中无愧。”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追梦步履丈量峰回路转的万里坦途,主动学习栾恩杰身上“别人能做到,我们更能做好”的闯劲和决心,在科技创新中敢闯敢试、在产业升级中勇蹚新路子,用一生奔赴心中的星辰大海,因为我们的“万里”,既在远方的憧憬里、更在脚下的行动中,只有真正做到无惧道阻且长,方能踏出属于新时代的精彩征途。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团委 农琦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