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方言,是镌刻在地域深处的文化密码,更是抗战岁月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从冀鲁官话里的战斗口号到吴侬软语中的敌后情报,从陕北方言的劳动号子到客家方言的动人歌谣,每一句乡音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悟方言里的抗战记忆,在与历史对话、与先烈对话中聆听永不消逝的家国之声,真正让伟大抗战精神永放光芒,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感悟方言里同仇敌忾的怒吼,永远坚定许党报国的忠诚信仰。“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日热情高涨,扛着“精忠报国”旗的川军将士出川远征,他们身穿破旧的军衣,用方言韵律发出了震天怒吼,用无数次艰苦、惨烈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誉。在抗战前方,川军将士大喊“雄起雄起”,山东籍战士怒吼“跟俺冲,杀鬼子”,湖南籍战士高喊“豁出去咯,为党和国家拼命”……这些带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方言口号,不仅鼓舞了无数人的士气,更是中华儿女对党忠诚的铿锵誓言,彰显着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悟方言里同仇敌忾的怒吼,要始终明白这每一声呐喊都是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答卷,更要主动把“党有号召、我必行动”的誓言融入血脉,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真正筑牢信仰之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感悟方言里鱼水情深的温暖,永远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嘿啰嘿,挖野菜那个也当粮……”井冈山客家方言歌谣里,藏着军民同炊的温度,也见证着中华儿女面对困境和考验时的乐观。沂蒙山区传唱的民谣里有着“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家国大义;山西母亲用晋语编唱“儿啊你莫怕,娘在家等你把敌杀”,字字句句藏着“盼归”的深意;在闽南侨乡,渔民们驾着渔船为游击队送粮时,用“惊啥?咱厝人一条心”的乡音驱散寒意……这些浸润着百姓血泪与温情的方言故事,是我们感悟初心的鲜活教材。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悟方言里鱼水情深的温暖,如饮甘泉、滋养初心,用心深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始终以“枝叶关情”的同频共鸣,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民解忧、为民担当,真正用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让爱与温暖荡漾在群众身边。
感悟方言里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激荡敢闯敢拼的奋斗豪情。在南泥湾,战士们用陕北方言唱着“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的嘹亮之音,他们一手扛枪、一手挥锄,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开垦出万亩良田;在重庆山城,“嘿哟嘿哟,用力拉哟!嘿哟嘿哟,向前冲哟”的川江号子声声震天,船工和纤夫们用充满力量的号子,拉着满载物资的船只逆流而上,为大后方输送重要战略物资;在东北林海雪原,抗联战士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鼓舞士气,与敌人顽强战斗……这些带着方言特色的号子歌谣,记录了中华儿女在抗战时期浴血奋战、顽强抗战的历程,展现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悟方言里顽强拼搏的精神,主动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做到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始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与韧劲砥砺前行,真正怀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人民政府 朱伟伟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