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紧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在内容上求精准、在方法上求创新、在转化上求实效,推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贡献力量,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内容求“准”,确保教育培训“对口对味”。教育培训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内容的精准供给。倘若课程设置“一锅煮”、教学内容“老一套”,便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笃信笃行,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同时,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通过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注重履职能力的精准赋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服务群众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专业化能力培训课程,真正做到“按需配餐”,让教育培训内容成为干部最急需、最管用的“精神食粮”和“能力工具箱”。
方法求“新”,推动教育培训“入脑入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育内容需要借助好的方法载体才能直抵人心。在信息化浪潮奔涌、学员代际更替的今天,必须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引导学员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在情景模拟中提升应变能力。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课堂”,拓展教育培训的时空维度和资源广度。同时,要大力开发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温度的教学载体,如走进红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深入改革发展一线进行现场教学,邀请先进模范人物讲述实践故事等,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严肃的课题生动化,使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深化理解、提升境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转化求“实”,促进教育培训“落地生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衡量教育培训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于学习成果能否有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成效。“学以致用”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核心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实践导向,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学员在学习期间的研讨交流,鼓励他们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回,推动学习思考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要建立健全训后跟踪问效机制,关注干部返回岗位后的表现,评估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培训效果体现到政策制定、任务落实、服务群众、攻坚克难的实绩上来。要推动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引导干部把教育培训中获得的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谋划工作的科学路径、破解难题的有效举措、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为所用,使每一次培训都成为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和事业进步的“助推器”。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委组织部 骆静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