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从烽火岁月里浴血沙场,到救亡图存中以身为炬,无数英烈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浇灌信仰,在祖国山河上筑就不朽丰碑。碑文上凝刻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艰险、浴血拼搏”的英雄气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气节,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正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在回望中坚定爱国信仰,在奋进中锤炼担当本色,在奉献中厚植为民初心,让革命先烈的薪火永续传承。
怀揣“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子真情,在鉴往知来中感悟国家大义。革命烈士的壮举,源于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杨靖宇将军腹中仅余草根棉絮仍孤身鏖战白山黑水,狼牙山五壮士弹尽援绝毅然纵身一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些用生命书写的史诗,早已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精神坐标。对爱国主义的弘扬传承,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追思,对英雄人物的崇尚敬仰,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自觉。我们要深刻领悟这份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既要在重温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重访烈士陵园、研读英烈事迹,深刻感悟“家国至上”的精神内核,让忠贞爱国的精神融入血脉;也要在践行使命中砥砺,以兢兢业业为己任,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做到急难险重中冲锋在前,切实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坚定接过历史接力棒,奋力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征程。
激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英雄本色。回望十四年抗战烽烟,平型关下,响彻“小米加步枪”首捷的凯歌;华北战场,轰鸣百团大战破笼的枪响;林海雪原,定格抗联将士不屈的身姿。一场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无不彰显共产党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韧性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拼搏信念,在困境中谱写持久战的传奇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党员干部当发扬一往无前、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要始终怀有“敢上九天揽明月”的拼劲,多闯闯困难的“荆棘丛”,多逛逛攻坚的“无人区”。今日改革深水区的“娄山关”、技术封锁链的“腊子口”就是我们的新时代战场,要敢于将自己的办公室搬到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研究等重要领域上扛大旗、历风霜,学会敏锐洞察时代趋势与发展大局,用新思路破解问题,练就“双手能托万钧鼎”的“铁肩膀”,在伟大奋斗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鱼水深情,在躬身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从沂蒙红嫂以乳汁救治伤员的深情,到冀中百姓借地道筑就“地下长城”的壮举,历史深刻昭示着“民为邦本”的永恒真谛。老百姓“最后一碗米送军粮”的真诚与人民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军民同心、水乳交融的深情篇章。这份始于革命年代的“鱼水情深”,需要在新时代以“为民服务”的姿态接续传递。党员干部要常怀枝叶关情之思,常行纾困暖心之举。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以“脚下沾泥”的韧劲在阡陌纵横间疏通“振兴堵点”,用“将心比心”的温度于家长里短中消融“矛盾冰点”,凭“绣花功夫”的细致借网格经纬线过滤“安全盲点”,真正把暖民心、惠民生的帮扶行动落到实处,让顺时代、助发展的普惠政策开花结果。把烈士们毕生追寻的理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步步变为现实。回望来路,红色江山之所以血脉永续,离不开革命烈士的浴血奋战,也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托举。新时代我们更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用扎实耕耘凝聚万千民心,以万众伟力共筑民族复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愿英烈见证: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皆是您曾拼死守护的人间;这征程,吾辈担当,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皆为青年接续奋斗的远方。时代向前,英魂不朽,我辈必当承先辈志,擎旗奋进,不负历史,不负人民!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融水镇选调生 康津笙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