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我受组织安排,担任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田坝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田坝村辖1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00余人,共有2个党支部,党员51人。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田坝村村居分散、点多面广,如何以党建引领聚合力,进一步保障农村用水,成了我关注的重要课题。
凝聚先锋力量:破解高山引水难题
走访石灰窑组时,村民王大哥家墙角边大小不一的塑料水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海拔落差达150米的村民小组,至今保留着2套供水系统:山脚村民家的水龙头哗哗作响,山腰13户村民却要踩着青苔石阶去溶洞取水。受持续干燥的气候影响,季节性缺水问题时有发生,“当年资金不够,增压泵不给力,水到半山腰就‘歇脚’了。”王大哥苦笑着说。
经过几番集中讨论,村“两委”把“引水上山”列为主要任务,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老党员主动请缨担任技术指导,带着年轻党员在岩石上标注管线走向,开挖管沟,铺设管网,妇女党员组成后勤保障队,每天准时把餐饭送到海拔最高的作业点,及时和村民沟通工程进展。最终顺利增加1台6800瓦的增压泵,新增铺设管道300米,用实际行动解决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筑强战斗堡垒:护航产业振兴活水
田坝村地处大娄山山脉,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宜人,加上毗邻川渝的地理优势,村内开设了9家避暑农庄,3家休闲农家乐,乡村旅游蒸蒸日上。随机来到一家避暑农庄,农庄经营户对用水保障给予了高评价:“以前,房顶水箱的水只够撑半天,现在24小时水压稳得很!”
经实地了解,村内现有大型水库2个,全村避暑农庄均采用集中供水,每家都修建了蓄水池。过去水压不稳,用水纠纷较多,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包片+网格排查+群众评议”,健全调解工作链,第一时间处理矛盾纠纷,累计化解用水矛盾20余起。并通过召开群众会、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等,将节约用水写进了村规民约。2024年以来,全村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产业办得更加红火。
锻造过硬队伍:疏通民生幸福渠系
农忙时节,雨量较大,淤泥碎石易被冲积到沟渠中,全村距离水库最近的3个组就犯了难。我和村“两委”成员实地查看后,发现存在沟渠堵塞的现象,不利于农作物及时灌溉。村党总支第一时间吹响“清渠护耕”集结号,采取“支部联动+网格发力+分段包干”方式,共组建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扛锄头、挥铁锨冲锋在前,上游党员搭建截淤防护墙,中游群众清理碎石杂草,下游技术骨干修缮输水通道。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村民老赵边挥锹边说:“党员都往前冲了,咱们自家田地更要上心!”
每年清渠行动平均投入人力400人次,疏通沟渠4公里左右,为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秋收之际,金灿灿的稻谷在阳光下,分外好看。
后记:
暮色中的田坝村炊烟袅袅,家家户户传出淘米洗菜的欢快水声。我深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一滴水系着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工作力量沉下去,让党建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融进千家万户,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持续让幸福的种子在百姓心田生根发芽,开出花儿。
作者: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委组织部 尚婉娈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