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暴雨侵袭、洪水肆虐的关键时刻,防汛救灾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更是必须答好的“民生必答题”。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监测预警、抢险救援、民生保障等环节持续发力,书写防汛救灾“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织密监测预警“防护网”,筑牢防患未然的安全基石。防汛救灾,“防”字为先。灾害来临前的精准预警、科学防范,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作为防汛救灾的先锋力量,当以“见叶知秋”的敏锐和“防微杜渐”的行动,推动监测预警体系织密织牢,让“人民至上”理念贯穿防汛救灾全过程。一方面,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河流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巡查,建立问题台账,逐项整改销号,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构建多部门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雨情、水情、险情的监测精准度和预警时效性;同时,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群众普及防汛知识和避险技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群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形成全民参与防汛的良好局面,为人民群众筑牢抵御灾害的“第一道屏障”。
吹响抢险救援“冲锋号”,彰显挺身而出的担当本色。当洪水如猛兽般袭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抢险救援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战场。这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关键时刻,也是“人民至上”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我先上”“跟我上”的果敢担当,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的忠诚,在抢险救援一线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无论是转移被困群众、加固决口堤坝,还是疏通堵塞河道、抢修受损设施,都要冲在最前面,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另一方面,要始终将群众安危放在首位,科学制定救援方案,优先保障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安全转移,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真正在滔滔洪水中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
答好民生保障“必答题”,夯实温暖民心的坚实后盾。防汛救灾不仅要打赢抢险救援的“攻坚战”,更要做好民生保障的“持久战”。洪水退去后,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生产恢复、心理疏导等工作迫在眉睫。这是检验防汛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重拾生活信心。一方面,要主动深入受灾群众家中,全面了解群众需求,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妥善安排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生活,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受损基础设施的抢修重建,优先恢复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工程,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群众走出灾害阴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真正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作者:湖南省2023届选调生 衡阳市衡南县花桥镇人民政府刘骏浩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