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蝉鸣声声,元阳民族小学的校园格外热闹。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19名志愿者与云南省元阳县的11名选调生,共同携手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一个别样的暑期支教夏令营。阳光下,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与老师们忙碌的脚步交相辉映,勾勒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



非遗扎染课上,孩子们握着浸满染料的棉布,或折成整齐方块,或拧出麻花纹路。志愿者轻轻揭开扎线的瞬间,素净布料上绽放出星点、条纹、花朵等奇妙图案,引得阵阵欢呼。青竹班的岳静琳举着扎染手帕激动展示:“你们看我的像不像五彩斑斓的花?”不一会儿,一块块五彩布料便铺满了桌面,宛如一片绽放童真的花海。


在漆扇制作的课堂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生漆清香。老师讲解着漆艺的发展和制作流程,孩子们好奇地踮脚围在操作台旁。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学着调和漆色,轻搅让颜色在水面散开,将扇子浸入水中,流动的色彩便在扇面上绽开出流云逐月般的图案。



油画课堂是色彩的乐园。老师讲解着作画技巧,孩子们用五彩的油画棒肆意涂抹,“老师,我不小心把颜料涂出边啦!”“老师,我画完了。”你一言我一语的童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逐渐成形,小手沾满颜料,却挡不住眼中闪烁的喜悦光芒。



除了艺术课,作业辅导也备受欢迎。志愿者分组坐在孩子中间,耐心讲解数学题思路;选调生则拿着故事书,给完成作业的孩子读起课外读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学到了新知识,老师们都很好,希望明年还能见到他们。”凌云班的何俊昌抱着作品开心分享。一位母亲笑着说:“以前孩子总在家看电视,现在天天追着问明天上什么课,变化太大了!”
支教老师关永新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感慨道:“每次看到他们眼睛里的光,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这次志愿活动不仅让我懂得了教育的温度,更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选调生张锦生则在日记中写道:“当看到孩子们将扎染布和漆扇送给爷爷奶奶时,突然明白基层工作的意义就藏在这些细节里。未来我们会继续搭好这样的桥梁,让更多温暖走进基层。”
下一步,元阳县的选调生们将带着与孩子们共处的温暖记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和民生需求,让更多像这样充满温度的活动扎根基层,在元阳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作者:云南省元阳县委组织部到村任职选调生 韩涛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