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员干部的行动号角。作为基层选调生,当以民生小事为心头大事,紧扣民情、民需、民富,用实干铺展民生幸福卷。

深调研、察民情,紧扣民情筑根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情是民生工作的“晴雨表”,只有沉下去摸清底数,才能让民生政策精准落地。基层选调生要带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把调研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既要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同坐一条板凳,听他们讲收成的喜忧、生产的难处;也要深入社区楼栋和居民拉家常,问他们对物业的意见、对设施的期盼。通过建立“每日走访、每周汇总、每月研判”的工作机制,将零散的诉求系统化,把隐性的问题显性化。在调研过程中,要避免“蜻蜓点水式”走访,防止“盆景式”调研,对群众反映的“小事”如路灯损坏、沟渠堵塞等,也要详细记录、跟踪解决。同时,要善用数字化工具,建立民情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动态更新,为后续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唯有如此,才能把群众的“心事”变成“清单”,让民生工作始终沿着群众需求的方向前进,以对民情的精准把握筑牢民生保障的根基。

解难题、纾民需,紧扣民需提质效。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在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选调生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构建“收集—研判—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针对就业难题,不仅要对接企业举办招聘会,更要建立劳动力信息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教育领域,既要推动硬件设施升级,更要关注师资力量均衡,通过“城乡结对”“线上帮扶”等方式缩小教育差距,守护好孩子们的求学梦;医疗保障方面,除了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还要组建“健康管家”团队,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门问诊、用药指导等服务;养老服务不能只停留在设施建设,更要打造“助餐、助浴、助医”的综合服务体系,让银发群体安享晚年。对群众的诉求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定期公示办理进度,邀请群众评议成效,以紧扣民需的务实举措提升服务效能,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兴产业、促民富,紧扣民富谋长远。产业兴旺是民富之基,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才能实现民生幸福的可持续。基层选调生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农业领域,不仅要培育特色农产品,更要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引进深加工企业,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只搞“门票经济”,要开发民宿、文创、农事体验等多元业态,让群众通过“家门口就业”增收;针对电商发展,既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更要培育本土带货主播,通过品牌化运营让土特产“出圈”。同时,要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分享产业红利。在产业发展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守住“绿水青山”,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通过紧扣民富的产业布局,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源”,为民生幸福注入持久活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基层选调生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紧扣民情、民需、民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挥洒青春汗水,用实干担当铺展民生幸福卷。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长安街道路口铺村选调生 万裕瑄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