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两年前,我怀揣着“建功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信念,踏上选调之路来到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灵源镇。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从学府大道一号到五星村委会,从班级团支书到村支书助理,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在驻村的710多个日夜里,我时刻铭记“公诚勤朴”的校训,坚持“行源于心,心源于志”,在八百里秦川不断感悟基层工作的“三水之道”。

脚下沾满“泥水”,在为民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22岁时初抵五星村,心中满是迷茫与困惑;如今回首两年的驻村经历,我的人生志向更加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选调生必须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炼心、助村、历事”,在农村一线练胆魄、磨意志,多当“热锅上的蚂蚁”,成为“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新时代青年。从“拘束无措”到“侃侃而谈”,从“碰壁跌跤”到“同频共振”,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房屋安全隐患排查、防汛抗旱、耕地保护等一项项工作,都是驻村生活的日常剪影。基层工作的温度与厚度,关乎千家万户的事,必须认真对待,哪怕再困难繁杂,也不能辜负善良与真挚的群众。从“大学生”到“小村官”,村里的老年人现在都把我当“自家娃”,他们沉甸甸的信任与支持,正是基层工作最坚实的后盾,支撑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田间地头。作为驻村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不忘初心使命,自是闲庭信步。

肚里装满“墨水”,在勤思善学中锤炼进取精神。驻村之前,以为工作都是“术业有专攻”,来到基层才发现什么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集体经济要如何发展?”“卫生改厕要做哪些事?”“邻里矛盾要如何处置?”事事关切群众利益,件件相连干群关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我时常感到本领恐慌。好在身边都是富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带着最大的善意和耐心,给予我专业的指导。记得去年冬天入户宣传水暖炕,好多村民不了解政策,再加上传统取暖已成习惯,对更换设备热情度不高。在同村支书讨论后,我们决定召开村民大会,讲清楚水暖炕优惠便捷、环保节能等优点。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我学会了怎么与群众交流沟通,经过一番努力,很多家庭都享受到了好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只要拿出“小学生”姿态向前辈请教工作方法,紧盯群众“身边事”,当好群众“勤务员”,多捧“烫手山芋”,多经“风吹雨打”,就能做到“十个手指弹钢琴”,在第二故乡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踏出青春最美印记。

头上常流“汗水”,在攻坚克难中强化使命担当。初到五星,作为“异乡来客”,因为面生时常被群众“拒之门外”,但在晨光暮色里的一次次“刷脸”和“跑腿”,拉近了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两年来,我把提升村民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尽快熟悉村情,在包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用半年时间将5个村民小组495户1764人的底数摸清,在走访调研的同时,将惠民政策讲给群众听,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期间,对照各项指标查漏补缺,经省市核查已完成验收,村民们都说村里环境好了,收入高了,日子过得更幸福了;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积极筹措物资开展慰问,张爷爷和留守儿童小婷感受到温暖和帮助后,眼里闪烁着泪光、紧紧握住我的手,让远离故乡的我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希望经过我的努力,五星村的村民们能够在想到我的时候说一句,“小贾助理”在的时候还真做过一些事情。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青春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探索,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在五星村度过多少日夜、进过多少家门,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驻村生涯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我与“和美灵源”的故事仍在继续,我将不忘“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铮铮誓言,踔厉奋发,不负韶华,让青春在“盛唐福地,德润乾州”绽放绚丽繁花!


作者: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灵源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贾育东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