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刘老庄连获特别致敬。1943年春,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四连,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以“人在阵地在”的信念奋勇阻击,从清晨到黄昏,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卷刃了就用枪托砸、用小锹砍、用肉搏,82名官兵无一人退缩,全部壮烈牺牲。后来,新四军第七旅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让“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在一茬茬官兵心中生根发芽,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致敬刘老庄连,就是要从这支英雄连队的铁血故事里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永葆宁死不屈的忠诚本色,做信仰坚定的“追光者”。时针拨回到82年前,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全连82名官兵借助江苏淮阴刘老庄村前交通沟英勇抗敌,为地方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赢得难得的12小时,自己却陷入日伪军的重重包围。双方交锋后,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黄昏,全连将士以血肉之躯殊死阻击日伪军1600余人,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全连将士用行动证明,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刻“豁得出、顶得上、死得其所”的坚定信仰。“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泛黄的家书上,指导员李云鹏许身报国的笔墨依然清晰。跨越漫长时空,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热血未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广大青年选调生要将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以党旗所指作为行动所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真正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

弘扬以少战多的斗争精神,做攻坚克难的“冲锋者”。“拼剩最后一口气,也要与敌人厮杀到底。”1943年的刘老庄阻击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日军不仅人数占上风,还有骑兵、炮兵和飞机支援,而刘老庄连不仅人数少,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但是,战士们个个是硬汉,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他们以“血战到底”的精神,连续击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这种“明知不敌仍要战”的斗争精神,不仅让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更让刘老庄连成为“敢打硬仗、善打恶仗”的代名词,为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从烽烟中一路走来的“刘老庄连”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际维和等重大任务中,始终冲锋在前,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新征程上,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青年选调生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钻“矛盾窝”、勇挑“千钧担”、能啃“硬骨头”,在“关关难过关关过”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赓续永不消逝的英雄番号,做精神火炬的“接力者”。“抗日救亡动刀枪,战斗在淮阴的刘老庄,82位英雄汉,抗击千余敌人小东洋。为人民战斗,为祖国解放,光荣的刘老庄连,万古千秋美名传。”这首《刘老庄连连歌》,在军营里传唱至今。从“刘老庄连”82烈士集体入选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到“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这支英雄连队已被历史载入史册,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刘老庄连荣誉室,新兵入营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荣誉室,他们在连旗前驻足,在聆听先辈事迹中接受思想洗礼,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如今,“刘老庄连”的战士编号已从重建时的83号延续到6673号,英雄的故事从未停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事实证明,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广大青年选调生要把对英雄的崇敬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在思想上时时求进步、在学习上事事争先进、在工作上处处争优异,让“刘老庄连”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作者:江苏省高邮市高新区2024届选调生 赵锦洋
来源: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阅读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赏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